近日,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发布了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按照被引频次、下载频次、PCSI指数(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遴选出学科前1%的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及高PCSI论文,《亚太传统医药》83篇文章入选高影响力论文。
编辑部向各位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作者可登录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查看和导出单篇评价报告,下载相关收录证书,高影响力论文名单见文末。
高影响力前10论文榜单(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
1. 题名: 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 朱妍,徐畅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1-11-15
关键词: 熟地黄;造血;学习记忆;细胞增殖
摘要: 目的:了解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数 据库查阅分析熟地黄近十年的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熟地黄水提液能增强学习记忆,具有抗焦虑、抗肿瘤以及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熟地黄醇提液有抗衰老作用,对红细胞新生有促进作用。多糖能增强机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抗氧化、抗突变作用,还有中枢抑制作用。5-羟甲基糠醛能增强红细胞变形性。
2.题名: 白术化学、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岳美颖,潘媛,敖慧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6-03-08
关键词: 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运用摘要: 白术为我国常用中药之一,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作用。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了深入研究,临床医家也用白术及其复方治疗疾病,因此无论从微观和宏观上对白术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主要就其化学、药理、临床三方面进行综述。
3.题名: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 董晴,陈明苍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6-01-19
关键词: 当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摘要: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根,具有补血活血/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妇科、肾炎及三叉神经痛等疾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当归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空间进行展望。
4. 题名: 茯苓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5. 作者: 岳美颖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6-04-05
关键词: 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摘要: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茯苓的药理作用做了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更深入研究及开发茯苓,对茯苓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5.题名: 牡丹皮有效成分药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 王云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6-08-19
关键词: 牡丹皮;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摘要: 牡丹皮多指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要成分包括丹皮酚和芍药苷。该药物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增强免疫力和保护脑组织缺血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牡丹皮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针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旨在探讨牡丹皮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牡丹皮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6.题名: 苦杏仁药理作用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作者: 时登龙,刘代缓,曹喆,乔凯宁,刘聚波,杨杰,韩丽丽,崔旭盛,田清存,高秀强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8-12-26
关键词: 苦杏仁;化学成分;药理;炮制
摘要: 苦杏仁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通过查阅文献,对苦杏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特点及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苦杏仁临床应用中,针对不同病机选择合适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7.题名: 中药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 周承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4-11-25
关键词: 黄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某院黄芪的应用情况,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结果: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改善心功能、抑制病毒和细菌、抗癌、调节血糖血压等作用,对于心力衰竭、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慢性乙型肝炎、各类肿瘤及感染等均有一定疗效。结论: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系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8.题名: 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 高妍,周海芳,刘朵,钱芳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9-05-06
关键词: 黄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摘要: 作为清热燥湿药的经典药材,黄柏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2个品种,广泛应用于清利下焦湿热。因本品长于走下焦、泻肾火,取其降火以坚阴的功效用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主要分析了黄柏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9.题名: 柴胡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林飞武,王自善,戎珍,田春雨,韩佳,贺伟丽,李晓,秦博,张燕歌,刘青,赵润,刘佳
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20-10-05关键词: 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资源现状;开发利用
摘要: 总结中药柴胡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对柴胡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如品种混乱、鉴别困难、种植业发展迟缓、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套种增收、科学采收、充分利用地上资源、产品开发等方面为柴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0.题名: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 王静刊名: 亚太传统医药
出版时间: 2014-04-05
关键词: 枸杞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摘要: 枸杞属于茄目茄科枸杞属(Lycium)植物,其果实称为枸杞子,嫩叶称为枸杞头,宁夏枸杞是其主要的药用种类,具有降血糖、抗脂肪肝、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抗应激以及增强免疫等作用。许多学者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及仪器等方法对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功能进行研究,证实枸杞子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就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展开分析,对枸杞子的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附: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名单(可登录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下载证书,或联系编辑部下载,电话:027-87300690)
刊登年期
作者
论文题名
2011 年 11 期
朱妍;徐畅
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6 年 05 期
岳美颖;潘媛;敖慧
白术化学、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2016 年 02 期
董晴;陈明苍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6 年 07 期
岳美颖
茯苓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016 年 16 期
王云
牡丹皮有效成分药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18 年 12 期
时登龙;刘代缓;曹喆;乔凯宁;刘聚波;杨杰;韩丽丽;崔旭盛;田清存;高秀强
苦杏仁药理作用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2014 年 22 期
周承
中药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2019 年 04 期
高妍;周海芳;刘朵;钱芳
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0 年 10 期
林飞武;王自善;戎珍;田春雨;
韩佳;贺伟丽;李晓;秦博;张燕歌;
刘青;赵润;刘佳
柴胡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
2014 年 07 期
王静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5 年 22 期
李伟;詹红生;陆念祖
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4 年 11 期
孙玉鹤;张春凤;
胃溃疡研究进展
2015 年 09 期
赵云生;毛福英;赵启鹏;冯静;
康晶
甘草多糖抗炎与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2016 年 02 期
杨丽;袁秀丽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2014 年 04 期
王日生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探析
2013 年 12 期
李红艳;曹阳;陶小军;揣家良
薏苡仁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镇静作用研究
2012 年 05 期
方雄平
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5 年 17 期
周剑;苏德春;宋国权
白术多糖对H22肝癌小鼠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2015 年 13 期
郭茜茜;郭尔楚;钟振国;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015 年 08 期
李文娟;侯崧;郑恩志
中药黄芪药理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2013 年 05 期
刘丽君
杜仲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
2011 年 04 期
宋光西;马玲云;魏锋;马双成
苯乙醇苷的分布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14 年 13 期
贺燕林;杨中林
陈皮不同提取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比较研究
2012 年 01 期
李秀清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
2016 年 08 期
曹兴巍;龚维;胡涛;朱明双
蔗糖铁注射液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临床研究
2017 年 10 期
刘珮;王辉;王静;苌沛森;赵振彪;刘歌
川芎功用古今考究
2016 年 20 期
曹雨佳
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90例疗效观察
2016 年 08 期
杨兵;唐东昕;龙奉玺;罗莉;李军;郭斌;王镜辉;黄雯琪
膏方历史渊源及发展特色探析
2017 年 21 期
付肖冰;熊之焰
四物汤加减灌肠治疗血虚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研究
2011 年 03 期
徐梦阳;李笑然
中药保健品的开发应用及市场分析
2017 年 24 期
刘小妹;程中琴;施崇精;王姗姗;宋英
2016 年 07 期
姜华;杨景明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15 年 22 期
徐青青
2017 年 22 期
韩铁军;黄桦;熊玮;刘欣;何向军;
黄晓刚
失眠病中医证候、病机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探讨
2018 年 02 期
方燕平;黄于婷;杨岚菲;廖军
肌筋膜链与经筋比较研究
2019 年 02 期
朱丽娜;刘丽坤
中医治疗孤立性肺结节思路探讨
2011 年 05 期
岳华;王育伟
抗生素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
2020 年 09 期
张生杰;庞文娟;王丽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白芍药理作用机制
2017 年 01 期
龚长平;吴子建;何璐;宋小鸽;
段文秀;王洁;许静;胡玲
艾烟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概况
2011 年 08 期
周文瑞;孙雪
2010年凉山州艾滋病流行情况及防治现状调查
2020 年 07 期
王自善;田春雨;张国伟;李继安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
2015 年 19 期
马琳;黄小方;欧阳辉;黄检平;
叶凤玉;叶喜德
U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陈皮化学成分
2013 年 12 期
张祺照
脂质体制备方法研究概况
2019 年 08 期
陈烨文;孙达
中医学辨治便秘思路探讨
2017 年 16 期
段多喜;周思远;陈颖;黄辰;
李瑛
常见中药剂型及运用浅析
2014 年 04 期
叶玉杰;任德全;刘嵩;张永忠
Origin软件拟合溶蚀型载体药物传输系统的Ritger-Peppas方程研究
2016 年 12 期
范文昌;任冬梅;梅全喜
《肘后备急方》中“药食同源”与药膳食疗之探讨
2016 年 05 期
梁欣格;吕卓红;王盼盼;耿硕;
袁亚兰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黄酮含量
2019 年 08 期
东玉芳;马留璐;陈静;潘文;
袁仁智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及动物模型分析
2011 年 07 期
崔璀;范振远
中国药茶的起源、现代应用及发展
2019 年 11 期
田震西;姚德蛟
肺结节的中医辨证论治探析
2015 年 21 期
夏于芬;梁光平
大数据背景下的中药现代化
2013 年 08 期
吕燕;窦思东;陈艳;洪梅婷;
柯玫瑰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2016 年 24 期
徐璨
当归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
2017 年 03 期
范文昌;梅全喜
辨体质药膳养生
2017 年 04 期
李永安
基于民族文化自信的中医翻译策略研究
2018 年 10 期
周立;贾俊
中药的质量标准与中药安全性
2015 年 02 期
马良;刘筠
从“冬病夏治三伏贴”到“治未病”
2015 年 16 期
陈金兰;江海香;吴荣佳
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2015 年 17 期
赵霞;王曦
以“八段锦”为例探讨气功文化英译法
2015 年 14 期
冯旭;郭蕊;梁臣艳;吴玲;李盼
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建立
2015 年 12 期
张霖;文娟;蒋基昌
《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研究
2019 年 01 期
范文昌;莫妙玲;蔡丽华;梅全喜
中医药膳原料的应用研究
2011 年 11 期
童婷;吕圭源;陈素红
抗高血压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相关性研究
2017 年 22 期
王韵桥;赵星皓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探析
2017 年 23 期
艾青青;兰志琼;李倩;刘晓芬;
连艳;蒋桂华;卢先明
我国中医药科普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8 年 12 期
范文昌;蔡丽华;莫妙玲;梅全喜
“坐月子”之药膳食疗
2018 年 07 期
龙飞;周元雳;李杰;何慧;程峰;
雷杰;卫莹芳
厚朴总黄酮、总多糖、总木脂素、总鞣质和总皂苷含量测定
2020 年 12 期
刘蓓蓓;郭双喜;万定荣;
李绍婷;徐燃
艾草规范化种植技术
2012 年 11 期
张山
念珠菌龟头炎、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16 年 12 期
张琪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 年 02 期
赵静;关欣;包永睿;王帅;
孟宪生;郑红光
肾病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前样品处理方法优化
2019 年 08 期
段鸣鸣
论中医香疗文化
2012 年 06 期
周勇
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哲学基础
2012 年 04 期
吕学琴
艾滋病病毒(HIV)传染“窗口期”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
2017 年 09 期
庞玲玲;吴书晨;周春风;芮靖琳
针灸走罐丰胸临床研究
2017 年 23 期
高衍义;高衍生;刘会风
儒家文化对中医的影响探析
2021 年 07 期
郑依玲;欧阳勇;梅全喜;
李皓翔;余应嘉
金银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2013 年 02 期
王倩;徐云丹;赵刚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传代培养的简易方法
2017 年 04 期
范文昌;梅全喜
四季药膳养生
2012 年 10 期
熊思翔
转基因食品与人类健康的伦理思考及发展对策
2018 年 06 期
纳鑫;董毅;李玉鹏;谢惠定;
邵娅婷;杨绍雄;陈维金;陈丽君
青蒿素提取系列实验的改进和扩展
2021 年 09 期
赵斌;邓仙梅;刘敬
我国近5年铁皮石斛多糖研究概况